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项目 >> 毒瘾究竟怎么戒?且跟我到强戒所实地看一看
毒瘾究竟怎么戒?且跟我到强戒所实地看一看
2017/7/8 10:20:27   来源:一线希望   

早上6点起床,晚上9点半睡觉,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竟然在强戒所里实现了。上课、生理康复锻炼、职业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看时政新闻、种菜、栽花……对于往日沉浸在毒品中的强戒人员,强戒所的生活真算得上丰富多彩。

戒毒的第一步,调整作息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指公安机关作出对吸毒成瘾人员采取的强制性隔离的专门戒毒的场所,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籍贯遍布全国各地,男女都有,年纪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0岁,戒毒人员的强戒期一般为时两年,前三到六个月会在强戒所内度过,后面他们将被转去其他监管机构。”强戒所所长崔新华介绍。

紧挨着强戒所大门左侧,有一小块菜地,几名戒毒人员正在劳作。崔新华说,“他们从事的都是非常简单的种植活动,目的就是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快感。和普通人不同,以往,吸毒人员的快感只来自于毒品,强戒所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让这些人摆脱旧有认知,重新树立和普通公众一样的价值观念”。

据介绍,戒毒人员的生活规律一般是这样的:清晨6点,伴随着急促的音乐,戒毒人员起床;6点20分,戒毒人员全员集合,在值班民警带领下,集体高唱戒毒主题的歌曲,来到户外操场进行队列训练;待戒毒人员早操训练完毕并吃完早餐后,上午8点半,各管教民警便按照既定方案,对戒毒人员分别开展心理、认知、行为等治疗课程;11点半,开始午餐和午休;下午1点半到4点半,各戒毒大队将开展生理康复锻炼、康复劳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矫治课程;下午5点半用晚餐;晚上7点,戒毒人员将观看《新闻联播》、《法治进行时》等时政法治节目,或者进行一些文体活动;晚上9点半准时熄灯就寝。

冀杨对记者说,通过长时间与戒毒人员打交道,他了解到,入所前,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作息没有规律,经常昼伏夜出、饮食不定,而强戒所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戒毒人员适应“八小时睡眠、八小时静思、八小时教育管理”的工作作息。随着日复一日的规律生活,戒毒人员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会大幅好转,戒毒的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也都得到显著提高。

强戒所里,有一间名为“橄榄叶”的戒毒教育工作室。橄榄叶工作室由冀杨负责,他将认知心理干预疗法在戒毒实践中推广和应用,帮助戒毒人员重视荣誉、重塑品格。冀杨表示,在橄榄叶工作室里,民警们凭借对每名戒毒人员的了解,挖掘和分析他们的故事,让参与者收获更多启发和思考。同时,特别安排家庭教育环节,帮助戒毒人员体会家人的爱心和付出,唤醒他们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意识。

冀杨介绍说,橄榄叶象征和平与友谊,工作室命名为橄榄叶,一方面是希望管教民警和戒毒人员不仅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更像是朋友一样,互相帮助,另一方面,也希望其他戒毒人员加入,以严格的标准自我要求,无私帮助他人。

如今,橄榄叶工作室已经培养出好几位表现优秀的戒毒人员。有的从刚入所时脾气不好的“打架王”,变成了诗歌大赛的获奖选手;有的从整天把责任推给父母、与父母对着干的不良少年,变成了每周坚持给父母写信、嘘寒问暖的孝子;更有从一度仇视社会、痛恨社会的吸毒人员,变成了现在号召戒毒人员主动检举揭发涉毒违法犯罪线索的重大立功人员。

另外的一间书法绘画技能培训室内,22岁的戒毒人员小丁(化名)正在创作。定点、描线、勾边、打阴影,寥寥几笔,一副作品瞬间跃然纸上。小丁从小喜欢绘画,辍学之后,就到一家纹身店当了一名纹身师,收入还算不错。4个月前,小丁在酒吧吸毒被警方当场抓获,送进强制戒毒所。

小丁告诉记者,“刚进所的时候经常失眠,情绪躁动,适应不了没有毒品的日子,通过治疗和矫正,逐渐能适应了,性情也平和了”。小丁说,很想念家里的父母。“爸妈说我还年轻,路还长,不会因为我犯了错误就放弃我,他们盼我早日出去,重新找回我自己,做一名好文身师,然后成家”。

小丁现在习惯了规律的作息时间,他委托记者转告那些外面的青年朋友,切莫沾染毒品,不要交有毒品嗜好的朋友,千万抵制住毒品的诱惑,不要尝试毒品,也不要低估毒品的破坏力。

除了心理治疗、绘画,强戒所还让有音乐爱好或表演特长的戒毒人员原创歌曲、舞台剧、小品等,帮助他们戒除心瘾、重拾自信。

一次演出中,一名女性戒毒人员在幕后候场,不时拉伸热身,为了这次表演她们排练了多次。

除了精彩的太极表演,还有舞台剧《拯救》等,均是强戒所的真人真事。

整场演出中有6个节目由民警和戒毒人员自编自导自演,双人舞《天亮了》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救人亦自救,

多一项本领提升人生价值

“这间急救技能培训室是2017年年初新建的,其目的就是帮助戒毒人员学会一些实用的急救技术,直至最终取得应急救护员资格认证书。”崔新华介绍。

负责教学的管教医师告诉记者,戒毒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长期吸毒,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过一些伤害,机体抵抗力下降,身体多系统机能低下,在强制戒毒期间最容易发生晕厥、心血管病、癫痫等急症及意外伤害,所里本着“珍爱生命、人文关怀”的人道主义精神,每监室选择一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40岁以下、日常期间表现较好、剩余监期短的戒毒人员,参加应急救护知识的系统性培训。

培训工作由具有医生资质的管教医师主抓,围绕戒毒人员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突发疾病和意外状况的初步有效处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培训内容主要分救护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先让戒毒人员了解危急重症的范畴,如晕厥、心脏骤停、癫痫、心脑血管疾病等突发疾病的快速识别、自救与互救,并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救治方法和救治要点,如心肺复苏术方法及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和急救氧气袋的使用方法等。

课程中,管教医师进行现场模拟示范,引导戒毒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实际操作,对戒毒人员操作过程中不到位的地方医师及时进行纠正和指点。戒毒人员经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练习,通过考核颁发《救护员证》,既能自救,又能救人。

毒品就像一颗毒瘤,给不少家庭带来沉重与痛苦。记者从一位戒毒人员“静思”戒毒后写的心得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入所后不久,‘静思’活动对我不再是一种折磨,反而像阳光一样开始给我营养,滋润了我的心田,让我感到有力量……”

职业技能的培训尤为重要,对戒毒人员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可以使戒毒人员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回归社会做准备。

崔新华认为,对戒毒人员的人文关怀非常重要。每个月都有一天,强戒所活动室里会传出温馨的生日歌,窗上映着温暖的烛光,这是强戒所为戒毒人员精心安排的生日会。而参加生日会的戒毒人员,大都会分享自己的生日心愿,讲述自己入所前后的人生经历与感受。

北京师大英宸教育科技公司的心理老师邵然是强戒所心理理疗室的一名老师。她告诉记者,在戒毒人员中,吸食新型毒品的比较多,受新型毒品的戕害也比较严重。传统的毒品像海洛因有很明显的生理反应,毒瘾上来就会打哈欠、没精神,甚至导致自残,而新型毒品对人的伤害主要在于心理方面,长时间不吸食在生理上并不会出现过于剧烈的痛苦反应,因此,常给吸食者一种错觉,认为这种东西可以被克制、不会上瘾,也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多伤害。正因如此,新型毒品的伤害是在无形之中形成的,一旦沾染,人们会对它产生心理上的依赖,一有些小情绪小压力就会想去吸食,长此以往就会精神萎靡、出现幻觉,甚至出现被迫害妄想症以致对自己和其他人造成伤害。

据崔新华介绍,邵然与强戒所已有10多年的合作了。邵然的主要工作是每周为戒毒人员进行一次心理辅导。崔新华认为,只有帮助戒毒人员重塑起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避免复吸。

“禁毒工作,绝对不只是公安民警的事,也不能仅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集体参与,只有发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才能构筑起远离毒品的防护网。强制戒毒所只是禁毒工作其中一环。”崔新华说。

据了解,此前一批从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走出的戒毒人员,有数十人已经志愿成为同伴教员,在北京戒毒机构从事禁毒、戒毒工作,他们的新生,就是戒毒工作者最开心的事。

延伸阅读: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由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自愿戒毒人 员需与强戒所签订协议

2007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6月21日,司法部举行“提高司法行政戒毒教育戒治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新闻发布会。会上,司法部发言人介绍,当下国内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共有360个场所,自2008年6月1日禁毒法实施以来,已累计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113万余人,目前在所24万余人。

据了解,戒毒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有《禁毒法》和2011年实施的《戒毒条例》。强戒所的工作还要依据《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来实行。

根据《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对于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不能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只能进行社区戒毒;对于不满十六周岁且强制隔离戒毒可能影响其学业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可以建议变更为社区戒毒。

在强戒所戒毒的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满之前,除非有严重疾病或者重大个人事务(例如配偶、直系亲属病危或死亡),不得请假出所。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需要与强戒所就戒毒治疗期限、治疗措施等签订书面协议。

强戒所基础建设经费、日常运行经费、戒毒人员监管给养经费等,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