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戒毒研究 >> 从《上瘾的真相》寻找戒毒的办法
从《上瘾的真相》寻找戒毒的办法
2019/4/8 17:01:00   来源:邂逅社工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看《葫芦娃》节目,每次放学第一动作就是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什么打扫卫生,写功课,这些都抛诸脑后,在我眼里就只有大娃二娃。长大后,回想起母亲天天对我说的一句话:“你上瘾了,没救了。”那,我真的上瘾了吗?

有次我去授课,我提问某个学生,他回答不上,然后旁边的同学拿起手表对他说,照着读,这是答案。课后,我在想,如果面对考试,他会不会依赖这手表,手表突然没电,那他会不会交白卷。最后我想,他会不会对手表上瘾了?

有个戒毒人员对我说,当时我就尝了一点,也没什么感觉,以为不会有什么事,但过了几天感觉身体很难受,经常失眠,然后我的手脚控制我去找这些“东西”,一次两次,用的量也越来越多,最后还是进了强戒所。不可否认,他是上瘾了。

瘾,这东西,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真瘾”,什么是“假瘾”。最近我看了由王倩倩女士所著的《上瘾的真相》,她说,这是一个令人容易上瘾的社会,到处充斥着罪恶与诱惑

什么是“上瘾”?简单来说,就是无法自我控制,再简答来说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而做出一些伤害别人或自己的事。比如:吸毒、嗜酒、性侵略、赌博等等。但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上瘾”的行为。比如:看电视、运动、购物、工作等,只是这些不违法。

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非做不可时,就是一种“上瘾”行为。许多“上瘾”行为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从侧面来看就是伤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我们一天生活在这个社会,都会情不自禁地“上瘾”了。在《上瘾的真相》这书本,其中描述了“瘾”有三种:精神类上瘾、行为类上瘾、物资类上瘾。

情绪类上瘾:透过负能量的情绪反应,影响及破坏人际之间的关系。

比如:愤怒,使用暴力对待他人,尤其是亲人;逃避,逃避一切现实问题,封闭自我;负面,往往想坏的方面,没有积极性的情绪;恐惧,对人、对物产生极大的恐惧感。

这类型的上瘾有可能发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因为比较容易忽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一再地重复某些情绪反应,并很喜欢此时此刻的快感、满足感,久而久之心态变了,那就容易产生“上瘾”。

“暴力”来说,但他们使用暴力时却没有收到制止和承担的后果,喜欢上这刺激的感觉,然而一再得逞,继续使用暴力行为,伤害他们,严重的会违法违纪。 

行为类上瘾:使用不正当的违法行为,破坏自身生活管理能力和社会秩序。

比如:赌博、购物狂、色情网站或期刊、网络游戏、运动、工作狂等。

有句老话,小赌怡情,大赌养家。行为类的上瘾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发现的,有的时候也不易外廊察觉。每天一块两块去买个彩票,中了五块十块,有了心瘾,很享受中奖那瞬间的喜悦,然后加大注,越来越多,这行为,可想而知。

物质类上瘾:使用不正当的“物质”或者非法的“药物”,破坏自身生活管理能力。

比如:各种各样的毒品和药品、专注某一类的食物或暴饮暴食、喜欢喝某种酒类抽某种香烟等。用“毒品”来说,青少年都是用“试一试”的心态开始接触,或许有的是被人怂恿、强迫,一旦试过毒品所带来的快感,就很容易上瘾

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无论属于什么类型的上瘾,只要守住心中的自己,找到自己什么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个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有一门爱好能与他人分享,找到志同道合的同时一起追求在文化艺术和科学真理的海洋中探索,或者在社会上奉献自己的大爱小义。

最后的是,你觉得,我们都上瘾了吗? 

注:

①王倩倩 《上瘾的真相》

作者:何兆雄

机构:广东联众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文章来源:邂逅社工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