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戒毒研究 >> 翻过糟糕的那一页——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翻过糟糕的那一页——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严重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
2017/7/12 9:06:30   来源:湖南省戒毒管理局   

一、来访者基本情况

1.人口学资料。吸毒人员罗某,女,汉族,现年37岁,初中肄业,未婚。自诉队内无好友,场所环境差,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心慌头疼,食欲差,伴睡眠障碍两月余。经常有“浑身不舒服,快控制不住了就想打架”的感觉。

2. 个人成长史。母亲在其很小时便离家出走,父亲对其疏于照顾,且存在家庭暴力,对其经常打骂,养成其叛逆心理。早年辍学在家,开始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并染上毒瘾。成年后一直无固定工作。曾因奖励需求得不到满足,有自残未遂经历。

3. 戒毒期间表现。所规队纪意识淡薄,与民警关系不和谐,常有对抗管理行为;组内人际关系恶劣,常有行为冲突事件发生;有获得他人关注的需求。曾经被单独管理。生活习惯差。劳动任务完成度低。

二、心理测试结果分析

1.SCL-90评估躯体化3.75强迫3.50人际关系3.78抑郁3.38焦虑2.80敌对2.30恐怖2.29偏执2.67精神病性3.802.57

2.EPQ检测结果P(精神质)75E(内外向)65N(神经质)70L(掩饰性)30

L值为30,报告较为可信。P, E, N分别为75, 65和70,均超过常模。P值、N值均较高。综合以上数据可显示该员人格为胆汁质,典型外向不稳定,情绪易变,性情暴躁,有较强的自卑感,通常焦虑不安,行为盲动性大,往往不计后果。

三、诊断与干预措施

通过资料检索、分析、整理,结合罗某的成长史(包括吸毒史)、现实表现、自我认知及测评结果,考虑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针对罗某表现出的认知水平低、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对抗心理严重、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为保证矫治效果,拟采用认知疗法为主,辅以行为疗法的矫治方案。

四、心理咨询过程

(一)控制阶段:共情,宣泄,建立初级信任关系(第一周)

本阶段重点通过积极关注、共情、倾听等技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思想动态,引导其宣泄内心苦闷,排解负性情绪,探寻罗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以下为咨询过程摘抄片段:

心理咨询师(以下简称“师”):最近队里生活过得还好吗?(表达积极关注)

罗某(以下简称“罗”):还行,和以前差不多,坐牢都一样。

师:被单独管理的日子不好熬吧?(共情)

罗:是的,感觉太痛苦了,真是再也不想那样了。(表情痛苦)

师:那为什么老是违规呢?(探寻个人对事件的看法)

罗:其实我也不想,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师:能够理解,不如说说你对现在大队改造环境氛围的看法吧(引导宣泄,共情)

罗:我觉得现在几位警官对我肯定都有看法……(引导该员宣泄,倾听,注意不打断抱怨内容)

师:能和我说说你的成长经历吗?(了解其个人成长经历,寻找突破口,建立信任关系)

……

本阶段咨询师了解到罗某由于个人成长经历,形成了对金钱、尊严及朋友义气等的错误认知,影响了个人行为模式。认识到罗某目前的焦虑状态(因对人际关系担忧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建立了初级信任关系。

(二)调适阶段:沟通、辩驳,识别负性认知模式(两周)

本阶段重点采取解释、辩驳、角色扮演、布置作业等方法、技术,对罗某认知活动中存在的错误模式进行分析和批判,使其修正不合理的信念,并辅以积极强化措施,转变行为习惯。以下为咨询过程摘抄片段:

师:想争取早点回去吗?

罗:当然想了,可是应该没机会了吧。(消极态度)

师:为什么呢?

罗:上次出了那样的事,警官们肯定对我有看法了,奖励怎么还能轮到我啊。(探索到焦虑根源一,害怕民警报复)

师: 如果你是警官你会给你这种表现奖励吗?(引导其换位思考)

罗:(沉默5秒)应该不会吧。

师:那你看王x,李x(之前违规处罚人员)怎么能得到奖励呢?(用事实引导其直面问题)

罗:(迟疑)因为他们是关系户?(探索负性根源二,认为改造不公平)

师:如果是关系户怎么之前被处理呢?而且你看奖励那么多人的都是关系户吗?(事实辩驳)

罗:也是,那就是因为他们后来没违纪好好学习就能得到奖励吗?(疑问,开始有希望)

师:嗯,只要你遵规守纪,树立戒毒信念,就肯定有奖励的机会。非常庆幸,你已经翻过了人生中最糟糕的那一页。现在奖励处罚工作都是很透明的,让你好好戒毒是民警应该做的,没人会没事找你麻烦的。(转变认知,消除负性根源)

本阶段通过引导、正面追问,了解其抗管行为的负性根源。通过认知疗法,探讨焦虑、敌对等心理现象产生的众多原因,启发罗某思考,并帮助她看清自己思维方式存在的错误,找到一种新的、更加合理有效的思维方式代替原有错误认知,最后通过布置作业的方法进一步转变错误认知,使其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人际关系冲突和戒治生活。

(三)巩固阶段:强化、惩罚,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两周)

本阶段心理咨询师采取嘉奖、鼓励(正强化)的方式和批评、惩罚(负刺激)的方式,控制、调整个人需求,逐步改变该员不合理的行为模式。咨询师决定在罗某表现符合管教民警期望时,及时给予正强化;在罗某出现攻击行为等违纪现象时,及时施予厌恶刺激或惩罚物。让罗某行为朝着民警期望的方向发展。

(1)强化奖励需求。针对罗某非常在意计分考核、经常抱怨完不成任务的实际,组织同学、包教民警及其本人一起,对其定额与考核标准进行评估,并得到其本人认可;围绕短期目标进行正强化。每天对罗某的劳动情况予以关注、反馈,让其每天都能看到进步,感受需求的满足,看到改变的效果、奖励的希望。

(2)满足自尊需求。针对罗某喜爱舞蹈,愉快回忆是舞蹈比赛取得名次的实际,在罗某做到认真完成学习任务或与他人冲突能主动克制自己时,实施一个正强化,奖励其与同样受到奖励的戒毒人员进行舞蹈PK,满足其自尊心理,强化积极体验。

(3)调整人际关系需求。主要有:一是鼓励罗某积极参加大队集体活动并当众发言,把学习心得和戒治感悟与他人分享,强化积极体验,替代因自卑、受忽视引发的攻击行为;二是采取环境影响疗法,安排同组戒毒人员在背后对其表扬赏识,让其在不经意间“听到”同学的正面评价,并多次多形式的强化,改变其“背后议论都是说坏话”的错误观念,建立人际关系支持系统;三是通过家庭帮教、会见等方式,感受亲人期望与艰辛,增强家庭责任感,构建亲情支持系统,逐步转变个人认知观念。

(4)控制安全需求。采用厌恶疗法,当该员再次出现违纪现象时,施以一个负性刺激,让周围人孤立他、轻视他,停止一切活动和亲情电话拨打,做检讨,单独管理,剥夺愉快体验,让其逐步放弃攻击行为。

本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正强化与负强化应遵循“三一”原则,即以积极体验为主,厌恶刺激为辅,每实施至少三次正强化,才能实施一次负刺激的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过多的厌恶刺激造成戒毒人员的不服从管理心理并导致适应性脱敏。本阶段不能中断认知疗法,让该员不仅要体验到正负刺激的强化,更要让其明白这些刺激产生的背后因素,改变错误认知,最终达到矫治目的。

五、效果评价

采用间歇强化,不断减少强化次数,维持积极行为。跟踪阶段,撤离强化物,对罗某逐步减少关注,进行测评,检查干预效果。该员SCL-90中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别下降至1.30, 1.30,1.10,属于正常范围。罗某近半年来无重大违纪现象,无抗拒管理行为,人际关系明显改善,能积极参加活动,月平均奖分为8分。

六、经验反思

认知疗法是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理论认为并非因为挫折性事件导致了人们的心理问题,而是因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不合理,才会使人的情绪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本案例中所描述的,罗某由于个人成长经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异常且歪曲的思维方式,如认为暴力是一种生存方式、司法不公正等。运用认知疗法,就是要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才能够从根本上达到心理矫治的目的。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