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重见希望之光—社区戒毒(康复)帮教个案案例
重见希望之光—社区戒毒(康复)帮教个案案例
2019/3/12 19:47:05   来源:文章转载于“邂逅社工”   

 案例背景

(一)服务对象基本资料

姓名:戴某性别:男年龄:37

学历:高中个案情况:跟进中

 

(二)服务对象来源

服务对象是在非本地户籍的正在执行社区康复人员,因工作原因长期居住在陈村镇,服务对象主动前往陈村镇启明星驿站咨询相关社工服务,经过社工跟服务对象的面谈和初步评估,开展了专业的个案帮扶跟进。

 

(三)个案背景资料

1、引发或重要事件

服务对象戴某10年前一直生活在湛江,生活比较单一,其与父母、兄弟一起居住;因服务对象是家中的长兄,其弟弟工作比较有成就,自己比较自卑,一直靠打工维持生活。

 

因生活长期缺少激情,服务对象身边也很少朋友,之后因工作关系认识了一群朋友,朋友经常群聚一起聊做生意的途径,想跟着朋友学习一些做生意的诀窍,于是多次与朋友在私人住宅聚居,后在明知是毒品的情况下主动好奇接触海洛因。

 

2、曾作出的调试及成效

自己曾尝试过干戒,但海洛因的瘾实在难以戒断,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社会支持网络,在2008年戴某因吸食海洛因被行政拘留,之后转为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出所后因毒友主动联系,继续复吸。

 

后在家人和自己决心的情况下,坚决尝试再次戒毒,并于2015年前往戒毒所自愿戒毒,于2017年出所后执行社区康复。 

 

3、行为表现

服务对象目前未有过激行为,但因其跟家人长期分开居住,并于2015年跟妻子离婚,对其造成较大影响,之后服务对象一直认为自己无依无靠,目前工作也不算稳定,服务对象在情绪方面倍感压力,经常觉得自己没用,对社工的帮助也不是很能相信和接受。

 

4、人际关系

交际圈子比较狭窄,性格比较内敛,跟家人相处甚好,懂得关心家人,但跟孩子沟通方面欠佳,因服务对象有吸毒史,一直担心受到社会歧视,也因管控问题,驾驶证被注销,对日常工作影响较大。

 

5、情绪状态

服务对象目前情绪较为稳定,但对于自己的吸毒背景和作为家中长子以及父亲的责任倍感压力和困扰,遇到事情不能够正面对待,自控能力较差。

 

6、精神病记录

服务对象没有任何精神病史

 

7、经济状况

服务对象在2017年主要做钢铁业务,2018年后跟随弟弟一起打理公司,主要经营钢板行业业务等,月收入6000以上,目前工作较为稳定,但因业务需要案主不断寻找途径开拓,服务对象有时比较忙碌以及焦虑。

 

8、支持网络

服务对象有三个弟弟,自己跟前妻育有一个儿子,今年12岁,父母目前也搬进了陈村居住,跟家人的见面机会较多,家人和朋友均可以给予支持,儿子是案主比较关心的人,从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案主的情绪问题。

 

问题分析

(一)心理社会需求评估

根据社工跟戴某的第一次面谈可以看出,服务对象比较沉默寡言以及刻意逃避部分问题,眼神不够集中,不够信任社工能够帮到自己,只是简单交待目前遇到的问题。结合服务对象实际情况,社会工作者已大致了解其性格特点以及社会支持网络方面的资源。

 

(二)帮扶救助需求评估

服务对象自述其1997年接触海洛因,中途几次自行干戒后失败复吸,并于2015年跟妻子离婚,自己独自照顾12岁的儿子,并因压力情绪等一系列的困扰下于2015年复吸被捉,后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由此可见,社工需要关注案主复吸问题,需要加强防复吸训练。

 

2017年出所后其工作不稳定,需要帮助其连接就业资源,解决案主重新回归社会问题。又因案主与孩子两年没见急需帮助服务对象修复亲子关系和履行好父亲的职责。

 

(三)个案评估分析

1、根据前面总结所得,服务对象自我孤立,且性格自卑,不容易向社工打开心扉,一方面需要社工继续跟戴某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另一方面戴某的社会支持网络较为狭窄,需要进一步家访或者面谈了解情况,协助其建构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支持网络,以改变其目前状况。

 

2、戴某对吸毒行为以及社区康复存在非理性的认知,根据其面谈的情绪以及多次干戒后仍然复吸,甚至在戴某离婚后因处理情绪上问题导致复吸可见,其没有正确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没有认识到自己已成瘾,因此需要社工强化防复吸训练。

 

3、戴某缺乏戒毒动机和信念,其暂时还没有从自己吸毒的环境中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甚至选择出了问题回避和沉默的方式,不愿意面对。社工可以运用动机晤谈法,通过支持性治疗方法,帮助服务对象寻找并发现改变其自身行为,并激发其中的潜能。

 

服务计划

(一)理论依据

1、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大学心理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托尔(C.Towle)提出了“人在情境中”的概念。

 

他们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应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提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一起推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换言之,只有将遭遇问题的人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并找到恰当的治疗方法。

 

根据“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视角,禁毒社工认为要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的多种资料,以此了解服务对象吸毒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即是整个大环境中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不是简单地将吸毒行为的产生和延续解释为个人因素。

 

由此协助服务对象彻底戒除毒瘾、重返社会,并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模式,降低复吸率。

 

2、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的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提高社会网络在其个人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社会资源不足的个体,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给他们以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其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5个层次。两大类分别是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缺失需要是人与动物所公有的,可引发匮乏性动机;缺失需一旦得到满载,则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从而失去动机;

 

成长需要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可产生成长性动机,是人超越生存保障后,发自内心地渴望发展,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5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必须至少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才能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的动机。

 

目前服务对象最缺乏的就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三方面的需要。

 

(二)服务目标

1、短期目标

1)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服务关系、缓解案主的焦虑和担心的情绪。

2)帮助服务对象协商处理社区康复执行地事宜,让案主安心接受帮扶帮教。

3)协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4)协助服务对象建立理性合理信念,正确看待吸毒行为。

 

2、长期目标

服务对象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行为,坚定自己的信念,延长保持操守时间,重新回归社会,被社会、家人说接纳。

 

(三)计划策略

1、运用倾听、情感支持、同感、鼓励等谈话技巧与案主逐步建立关系。

2、通过帮助服务对象分析就业形势,主动链接就业资源,引导其主动投靠简历等方式让案主主动前往面试解决就业问题。

3、运用ABC理性情绪疗法,引导服务对象发现自身吸毒行为以及戒毒行为的非理性想法,协助其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建立正确的毒品认知。

4、通过体验式的家庭结构治疗法,深入家访工作,了解其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等,协助其缓和亲子关系。

 

(四)进度计划

1、通过多次约见服务对象面谈以及坦诚跟案主签订相关协议等方式,降低案主的戒备心理,主动关怀案主,社工适当运用了谈话技巧,令其回顾吸毒历程切入,促使服务对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目前已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接下来需要继续巩固。

 

2、从服务对象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加强引导,淡化矫正色彩,着重了解服务对象的思想动态,疏导其情绪,帮助其解开思想上的症结,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3、针对服务对象在创业初期业务上遇到的瓶颈问题展开讨论,协助其建立理性的创业观和价值观。

 

4、协助服务对象运用家庭动力,勇敢面对社会、面对家人、以及家庭责任感强化戒断毒瘾的信念。

 

服务过程

(一)第一阶段

1、阶段重点

建立平等坦诚的专业关系,主动引导服务对象自述,倾听服务对象的经历,同时疏导其情绪,给予情感支持。

 

2、介入过程

建立专业关系初期,服务对象因变更社区康复执行地问题比较烦恼,对社工工作者表现出焦虑、逃避等情绪。

 

一方面,社工向服务对象解释非本地户籍社区康复人员到本户籍执行社区康复需要的流程以及原因,解释地区性的政策差异,需要服务对象配合沟通。

 

另一方面,社工主动联系本地派出所和服务对象的户籍派出所,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因服务对象只是借助陈村镇尿检,最后解除社区康复均是回户籍地办理,服务对象只需要在陈村提供定时尿检检测报告书上交给本地户籍地派出所即可。

 

社工通过积极关注、倾听、情感支持、同感、鼓励等技巧,初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互相信任的专业关系。

 

同时,社工及时给予了案主情绪和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关于其孩子的沟通问题,社工引导服务对象主动跟孩子进行沟通,先了解其两年的基本情况,再深入关怀,逐步取得孩子的信任后慢慢重拾起父亲的责任。

 

戴某表示目前其孩子由父母照顾,比较安心,就是不怎么亲近自己,感觉很陌生,但是会一直坚持电话和多见面沟通,希望可以早日消除父子隔阂。

 

(二)第二阶段

1.阶段重点

澄清服务对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协助解决问题,并引导服务对象如何自己去解决问题,把想法转变为行动。

 

2.介入过程

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三次面谈中发现,案主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工作问题,目前案主打算跟其弟弟一起合伙做生意,一起开公司,案主打算主营业务方面,但是案主对自己开展业务比较担忧,因自己没有很多的经验,人际关系也一般,担心自己做不好,但是其弟弟已经成功开了公司,目前经营状况一般,需要案主去开展业务,找项目回来做。

 

社工发现案主也是一个很想成功,很想做点事情让家人觉得自己有一番事业的人,如果工作稳定了,案主会重获自信。社工由此作为切入点,引导案主认识到自己的担忧是一种不适当的情绪,要相信自己,自己没有尝试过不应该首先否定了自己。案主觉得自己这种想法是因为自己有吸毒史造成的,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知道自己是吸毒的。

 

随后,社工采用ABC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再通过反复的强化、不断的辩论,案主发现自己的想法有点不合逻辑,也觉得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是不应该的,最后,社工继续鼓励支持案主,让案主想放手试一下,同时社工让案主遇到什么困难及时反馈,社工再帮助案主分析。

 

(三)第三阶段

1.阶段重点

协助案主修复亲子关系,加强亲子互动,强化案主的家庭责任感。

 

2.介入过程

社工通过再次与服务对象戴某的面谈,了解戴某目前的家庭状态得知,戴某目前存在跟儿子的沟通问题,戴某自述儿子目前主要由爷爷照看,因户籍读书问题,不能跟随戴某在陈村,不能长期陪伴孩子成长,只能把孩子给自己父亲照顾,父亲是一个比较纵容孙子的人,因为戴某很多时候看不过去,但是因儿子不听自己,让戴某感到很困惑。

 

社工运用同理心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跟戴某分析出现此种心理的原因以及通过情绪疏导,缓解戴某的焦虑,同时传授戴某加强亲子关系的技巧,让戴某有空多回家看孩子,带孩子出去活动,甚至寒暑假可以接孩子到自己居住地生活,这样可以有效加强跟孩子的沟通。

 

(四)第四阶段

1.阶段重点

协助服务对象坚持定期尿检,保持操守,同时加强防复吸训练,并分析服务对象目前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系统。

 

2.介入过程

社工主动邀约服务对象戴某前往社工站进行尿检以及面谈,本次面谈社工根据戴某几次的尿检均呈阴性,让案主分享保持操守的原因。案主分析了自己主要有以下方面因素:

 

①有了社工的帮助等于有了监督,因此不敢偷吸。

 

②已经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工作上业务比较繁忙没有心思再想毒品的事情。

 

③因家庭的关系,跟儿子的关系还在努力修复中,希望可以加强跟孩子的沟通,想做个好榜样,不想让儿子知道有个吸毒的爸爸。

 

④因工作业务上接触了很多经销商,也经常开展会,自己经常需要出现在公众场合,想给大众保持良好形象,不希望被社会人士知道自己有吸毒史。社工发现戴某所说的因素都是支持案主保持操守的重要社会支持网络。

 

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的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服务对象主要是刚出所后无所事事,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上显得较为被动,社会支持网络较为窄小。目前戴某拥有了强有力的支持系统,以改变生活状况,延长保持操守的能力。

 

评估

(一)评估方法

1、深度访谈(通过一对一跟戴某的直接访问方式,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获得大量关于戴某的背景资料,对戴某做出最全面的了解,通过收获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问题)

 

2、参观式观察(通过访谈和家访的形式,密切接触戴某,以观察戴某的生活情景、文化因素、行为方式、观念态度等发现戴某的问题)

 

(二) 过程评估

1.个案初期

在个案初期,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前提下,通过面谈获得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同时通过引导性技巧,还原事件发生的始末,包括吸食毒品的前后因果、变化等,家庭关系的变化、戒毒保持操守的缘由。

 

在面谈中,社会工作者不断舒缓服务对象情绪和运用同理心理解其感受,并与服务对象共同对存在非理性想法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和界定,针对不同问题适时做好澄清,协助服务对象正确看待自己的问题。

 

2.个案中期

在个案中期,社会工作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介入手法,给与服务对象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充分发掘其身边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分析和链接资源,让服务对象找回了自信,重新看待自己,不再是刚出所时候的情绪。

 

同时鼓励其多跟家人沟通,工作上大胆尝试,延长保持操守时间,长期的跟进帮扶,让服务对象找到有效的沟通方法,使困扰服务对象的问题得以解决。

 

3.个案后期

在个案后期中,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还在继续保持有效的联系和沟通,定期跟进回访,在后续工作中会以预防复吸和强化服务对象责任感为主,让服务对象实现自助。

 

(三)成效评估

目标实现情况:与原目标相比,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从开始的陌生沉默寡言到后面的能够自我分享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服务对象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想法,长期的戒毒生涯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从被动接受社工的帮助转变为主动联系社工,主动求助,把自己难以启齿的问题跟社会工作者分享,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安排较为信任和配合,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了自身的潜能去解决了工作上和家庭上的双重困难。

 

如今已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帆船。此外,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者对其制定的协议和计划进度表示满意,并且保持操守一年多,目前真正继续帮扶跟进中,目标基本达成。

 

专业反思

(一)面对服务对象这类特殊又敏感的人群,社会工作者通过接纳、理解、顺利地与服务对象建立了稳固的专业关系,提供了服务,获得了良好效果。

 

(二)在个案帮扶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不仅充当辅导者,还需要充当教育者、资源链接者等角色。需要社会工作具备很强的专业性质和专业素养,为服务对象结合不同层面的资源,并从专业角度上评估服务对象目前的需求等,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后续跟进方案。

 

(三)在此类个案中需要社工工作者结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家访过程中,是在初步运用家庭结构治疗的开端,在发掘服务对象身边的支持网络时,是在回应社会支持理论。

 

(四)这个个案依旧在跟进中,需要做好定期的回访跟踪,不定时的尿检和面谈,为服务对象提供需要的帮助。

 

文章转载于“邂逅社工”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