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心理科普丨家庭因素引发的戒毒人员心理困惑与调适
心理科普丨家庭因素引发的戒毒人员心理困惑与调适
2019/3/12 20:44:44   来源:信洁心理驿站   

 亲情关系中的角色和关系处理

 

1.戒毒人员家庭角色和关系的不和谐的表现

我国近几十多年来,吸毒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及家庭社会的公害,吸毒人员会破坏吸毒者周围的和谐环境,给其家庭、亲人和朋友带来麻烦和痛苦。而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是以血缘关系和亲情维系的人类团体。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所受到最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家庭环境。吸毒人员也是一样,他们从接触毒品、染上毒瘾到强制隔离戒毒、再次吸毒的整个过程中,家庭都在其中担当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的态度对吸毒人员能否康复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毒品滥用者的家庭结构大多不完整,家庭功能缺失,孩子容易受到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如不加以预防和干预,有可能导致代际的恶性循环。近年,有关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认为,完整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和睦,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而破碎的家庭结构,会使人们失范甚至犯罪。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和保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家庭环境则往往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吸毒人员家庭与正常家庭相比较,存在着显著差异。吸毒者的家庭在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独立性、组织性和控制性上明显低于正常家庭。

家庭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吸毒人员的情绪。存在负面情绪以及对负面情绪的不良应对方式会极大的影响吸毒人员的行为方式。吸毒人员主观上会将其负面情绪的成因指向家庭和社会。另一方面,从吸毒人员戒毒的成效来看,家庭结构健全,家庭氛围良好的戒毒效果优于家庭结构畸形,家庭沟通缺失破碎型家庭者的效果。家庭康复治疗与护理是吸毒者摆脱毒品的关键,戒毒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和家庭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复吸率。46

吸毒人员回归家庭后的心理特征:吸毒人员从戒毒场所回家后会呈现出与正常人迥然不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在生理上的戒断症状消失后,心理上会形成一共同特点:即自制力差,怕痛苦,紧张,焦虑情绪,冲动,睡眠障碍和对毒品的心理渴望。单纯的药物替代治疗可有效消除躯体依赖,但对心理、情绪障碍等疗效并不理想。负面情绪和家庭对其的消极态度往往是复吸的诱发因素。吸毒者由于受毒品的侵害表现为易激怒、冲动,不遵守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意志薄弱,缺乏承受环境压力的能力,有不安全感,不信任别人,并且缺乏自信和责任感。基于吸毒人员生理脱毒后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于外界因素的反应会特别敏感。尤其是家庭成员,亲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言或动作都可能在吸毒人员心中产生很大影响,家庭的支持或排斥态度会使吸毒人员产生明显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并直接影响戒毒维持的时间长短和能否彻底戒断。

2.戒毒人员家庭关系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戒毒人员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是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第一站,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家属能否发挥戒毒帮教作用,是戒毒人员能否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因素。

有很多学员出所后,常因缺乏家人的信任而产生抱怨,同时可能因为家人的怀疑使自己戒毒的信心受到打击,从而灰心、懊恼,甚至因而复吸。

首先,为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可以运用一些与家人良好沟通的技巧。

一是要有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意识。首先思想上要清楚的一点是,家人对自己的不信任是自己曾经一次次让他们失望而造成的,自身应该考虑的是做些什么,如何去做,以此来争取家人的信任。既然是自己给家人不信任的理由,所以同样也要好好表现,给家人信任我们的理由。

    二是要学会与家人沟通。多交流,有什么想法、计划与家人一起来商量,用真诚宽容的心去换得家人的了解和信任。

三是要有求助意识,我们的求助人可以是心理医生,也可以是能够给我们提供正确帮助的亲人和朋友,从而面对和解决戒毒后的再适应的家庭冲突和矛盾。

其次,家庭应支持和帮助戒毒人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是接纳。接纳,是指对戒毒归来人员,家人要以极大的宽容之心和真挚的骨肉之情去接纳。使其由衷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首先是生活上的照顾,创造适合休息的家庭环境。戒毒人员回家后应精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规范他们的起居,教育帮助戒毒人员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白天夜里颠倒的不良作息习惯,督促其按时起床休息。对待失眠症状,则应采取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的方法,避免规律性使用安眠药。家庭的接纳,会使吸毒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对生活产生希望。其次是支持其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移转戒毒人员的视线,帮助他们经常参加健康的娱乐活动及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活动来培养新的兴趣。了解他们的不良心境,避免出现悲观、沮丧、忧郁的负面情绪反应。通过参加文体活动,会使吸毒人员消除孤独感,以转移对毒品的关注、依赖以及渴望毒品的念头。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可以激发其利他精神继而激活内在自信,坚定戒毒信心。

二是信任与沟通。接纳是形式上支持,而信任则是精神上的支持。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与吸毒人员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了解其真实的想法和合理的需求,为有的放矢地解决生理及心理问题打下基础。沟通和信任会减轻吸毒人员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消除顾虑,稳定情绪。家庭成员与吸毒人员有效的沟通,会帮助吸毒人员在深刻反省自身行为结果的同时,切实认识到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性,并增强交友识别能力和个人意志力,隔断毒友间的联系,提升防毒意识。

三是鼓励。这是精神支持的另一方面,家庭成员采取宽容与鼓励、温暖与理解的态度,会促进吸毒人员自信自尊的恢复和发挥,提高其自信和自尊水平,戒毒初期多一些关爱和督促约束,在坚持阶段要多一些鼓励在家时要注重培养自控能力,并为其树立信心给予帮助。交往焦虑严重是正在戒毒人员的心理毒瘾无法戒除的原因之一。交往焦虑偏高会使正在戒毒人员的社会交往主动性降低,进而更加自我封闭,虽然生理上的毒瘾已经戒除 ,但由于封闭使得他们的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再加上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他们会再次到毒品中寻找归属和支持。47因此,家人要在他们走向社会时,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增强交际能力,千方百计为戒毒人员的生活出路创造条件,扶持戒毒人员的自理能力。戒毒人员非常需要有一份工作,这不仅可以排除枯坐在家的苦闷和空虚,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中找回自信,而这种自信对彻底戒断毒品是很有帮助的。 

婚恋关系的矛盾与关系处理 

1.戒毒人员婚恋矛盾和关系的不和谐的表现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大多处于青壮年期,但吸毒行为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婚恋和生育。据一项以戒毒人员为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未婚者占 51.7%,未婚同居者占 10.3%,离婚者占 9.7%,已婚分居者占 5%,丧偶者占0.7%,处于已婚状态的仅占 22.6%;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戒毒人员普遍存在婚恋矛盾或者婚恋关系不和谐的情况。其中,又只有 15.9%的女性戒毒人员是已婚,这说明吸毒行为对女性婚姻的负面影响更大。在戒毒人员有子女的调查对象中,单亲家庭(包括未婚生子、分居、离异、丧偶)的比例高达 34.1%,女性单亲家庭的比例(38.9%)高于男性单亲家庭(32.5%)。48

其次,他们在婚恋问题上,常常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压力,而容易产生“破堤效应”。首先是社会歧视严重,导致戒毒人员无法正常婚恋。近年来,随着禁毒宣传力度的加大,吸毒人群在社会大众的眼里成为了“另类”而避之不急,原因在于,大家往往只看到了他们危害家庭、社会的一面,而忽视了他们是脑疾病患者、毒品受害者的一面,没有给与宽容、理解、支持和帮助。戒毒人员在社会上很难交上朋友,有的甚至连家人都冷漠以对,更别说可以正常的恋爱结婚了。戒毒人员往往都极力隐瞒自己的吸毒历史,来扩大自己的生活空间,以达到社会的认同,但是经常会适得其反。其次就是吸毒人员身体素质差,疾病多。由于长期吸食毒品,造成戒毒人员体质较弱,身患各种疾病,如:艾滋病、肝炎、肺结核等,在婚恋过程中,婚恋对象往往会觉得吸毒者“病多”,又有违法犯罪记录,对他们产生防备和排斥心理,而不愿意与之交往,导致戒毒人员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重蹈覆辙,甚至还会出现敌视社会,报复社会的行为。这些都是造成戒毒人员婚恋矛盾的原因和表现。

2.戒毒人员婚恋关系的疏解方法和建议

      吸毒者、戒毒人员、复吸者,无论用哪个词语来称呼他们,都是抹不掉社会的标签。在他人眼中他们被看作是社会的“毒瘤”,但他们其实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一个需要家庭、需要温暖、需要关爱的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过程,实质就是实现其人格再独立的过程,因而解决其婚恋问题也十分必要。那么如何解决好戒毒人员婚恋问题,达到降低复吸,提高操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戒毒工作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步,平台的建立。要为一个特殊群体提供专业的服务,就需要一个现实的平台作为基础。对于戒毒人员、家庭和社区戒毒机构而言,现有的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就是很好的资源。社区可以牵头,在社区戒毒机构与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开创“关爱戒毒家庭联盟”,在自愿原则的指导下,利用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方法,为完成戒毒治疗的人员提供社会适应与婚恋关系改善服务。

第二步,个案管理与同伴支持的有机结合。49一方面,将戒毒人员个体以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建立个人档案,使戒毒人员明晰对自己的认识、对他人的态度以及对家庭关系的知觉现状,提升其改变动力。鼓励戒毒人员用自己的诚心去感动爱人,并通过双方的互动和交流,促使家庭关系的解构与重构。另一方面,由于戒毒人员特殊的吸毒经历,普通人群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痛苦和心酸,因此建立同伴支持小组,既可以为戒毒人员提供一个情绪发泄和寻找安慰的“安全岛”,也可以起到增强戒毒人员改变动力的作用,促进群体内部的交流和分享。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形成属于戒毒人员的平等、自由、独立的公共空间。

第三步,走出关系改善的第一步。我们能支配和改变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自己;我们不能改变他人,只能用自己去影响他人。拉近彼此的亲密关系是要以自知和知人为基础的,如果双方都愿意袒露真实的自我,那么彼此的关系就会日益融洽、牢固;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有很大的保留,那么关系必定会相应地疏远和冷淡。复吸者的自我开放是以隐蔽自我为主的,即我隐瞒我的秘密,并对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愿望守口如瓶;而健康的、真实的自我中公开自我与隐蔽自我应该是平衡的,保留必要隐私的同时,向他人袒露我的习惯、喜好、性格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自我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对他人、对关系的态度和知觉,重构新的良性反应机制。 

参考文献

46引自:于春红,郑洁欢.家庭心理治疗的理论及其应用[J]. 社会心理科学,2011,Z1:76-80.

47引自赵建新,王忠付.正在戒毒人员交往焦虑状况分析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35-39.

 48引自苗青,贾林祥. 家庭心理治疗:一种科学的治疗理念[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08:39-41.

 49引自 张瑞发. 家庭防毒戒毒和婚姻的浅探[J]. 大众文艺(理论),2009,04:5.

 

文章转载于“信洁心理驿站”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