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两会声音丨王涛: 立足本职为戒毒人员发声
两会声音丨王涛: 立足本职为戒毒人员发声
2019/3/18 16:37:22   来源:文章来源:广东司法行政   

          穿上这身警服,选择这份职业,就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和千万戒毒警察一起,让吸毒者成功戒毒,重返社会,就是我的梦想。——王涛

几天前,王涛收到了一名特殊朋友的微信:“王大好!希望您在北京一切顺利,也把我们的心愿带上两会。”发送信息的是一名已经出所的戒毒人员,王涛回复:“谢谢,请放心!”随后将他的意见记录在笔记本上。

作为广东省第四戒毒所一大队大队长,王涛每天生活在外界认为的“神秘”高墙内,与戒毒人员朝夕相处。今年两会,他继续关注戒毒人员重返社会问题,“希望社会对他们多点关心和包容”。

谈履职▷▶

一年回访20余名戒毒康复者

王涛有一个黑色的笔记本,记录着他的履职点滴。记者随手一翻,从去年3月到12月底,每个月都满满当当,每一次行程都细化到时间、地点、内容和感悟。

“这一年过得太快,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来得及做。”王涛说,他希望立足本职工作,为戒毒人员发声。

对于戒毒警察而言,最希望的就是看到戒毒人员成功戒掉毒瘾,回归社会。带着对他们的牵挂,王涛去年的足迹遍及肇庆、惠州、云浮、深圳等多地,回访了20多名出所戒毒人员。“其中八九名真正戒掉了毒瘾,每天过得非常充实。”

在回访者中,令王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来自深圳的小伙子。此前他在深圳罗湖做服装贸易,后来在娱乐场所染上了毒瘾。在戒毒所的3年,王涛给了他很大帮助,出所后他开起了服装微店,生意红火。去年11月,王涛再次见到他时,小伙子面庞圆润,眼带笑意。“他还告诉我马上要结婚了,请我去喝他的喜酒。”王涛笑着说。

王涛通过调研发现,戒毒成功的人离不开家人的长期支持和周围朋友的理解包容,“戒毒人员其实是病人,需要进行挽救”。王涛希望能给予他们更多关爱,这对戒毒人员康复能带来帮助。他建议,要构建包括禁毒、戒毒、康复各环节的立体戒毒模式,并利用大数据为戒毒人员建立档案、帮教联系卡、完善信息,加强对他们的动态管控。

谈经历▷▶

用真心付出感动戒毒者

“戒毒干警做的是在大墙之内改造人的工作,为社会的安全稳定作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王涛曾鼓励同事们,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就要尽力去做好,能够改造好一个戒毒人员,令他不再违法,就是成绩。

2009年4月,当时的广东省南丰强戒所成立艾滋病戒毒人员集中管区。得知情况后,王涛主动申请到集中管区工作。通过长时间接触,他发现这些戒毒人员本性并不坏,他要做的就是通过沟通和教育唤醒他们内心的良知。

在集中管区工作的10年里,王涛每天都会走访艾滋病戒毒人员的宿舍,和他们聊家常,记录下每个人的情况。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发现了不少变化:阿强的床头贴上了自我激励的话语,阿军从以前抗拒沟通到主动给自己写信……

据王涛介绍,目前戒毒所的艾滋病戒毒人员比最高峰时大幅减少,这让王涛深感欣慰,“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穿上这身警服,选择这份职业,就意味着责任。”特别令王涛感动的是,10年前与他一起来到集中管区的同事们,如今大部分都坚守在这里,大家用真心付出,感动了一批又一批戒毒者,让他们重返社会。

今年两会,王涛还带来了周围同事们的一个心愿,“警察法中没有提到戒毒警察的概念,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这个群体的重视,在节日慰问词中把公安干警改为人民警察、各部门人民警察,增强职业认同感。王涛说。

文章来源:广东司法行政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