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者/社工 >> 戒毒人员回访侧记: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戒毒人员回访侧记: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2017/12/28 11:23:09   来源:中国禁毒   

 11月以来,福建省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启动已解除戒毒人员回访工作,对2015年后解除回归社会的人员进行跟踪回访。首批回访小组前往三明地区尤溪县和永安市,采取与戒毒人员本人及家属座谈、走访当地群众、进社区(村委会)了解情况、向当地禁毒办发放调查函等方式,详细掌握了回归人员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回归社会后的表现等情况。共现场回访帮教55人,发放调查函118份,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回访过程中,回访小组民警遇到不同的情况和波折,有人拒绝回访、有人联系不上、有人复吸被再次强制戒毒,但是,也有许多人给了他们欣慰与惊喜。

 

在创业中寻找自信坚强

戒毒人员王某,三明尤溪人,2016年3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在场所通过培训获得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他回归就业的“本钱”。因为拥有技术,他顺利参加团县委青少年创业平台,通过贷款开了一家酒店,在今年回访工作中,他与回访民警侃侃而谈,身上不再有原先的怯懦与自卑,让人更多感受到的是成功戒毒重新振作之后的自醒、自立、自强,在自信中不乏飘出一些隐隐的淡定与沉稳。


 


凝望着他自信的面庞,聆听着他真诚的阐述,不由得想起曾经有人说过: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再难也得坚持,再好也要淡泊,再差也要自信,再冷也要热情。当自信的底蕴日益深厚时,成功就近在他们咫尺。

 

在家庭中寻觅栖身港湾

“世间有千万种错误可以改过自新,唯有毒品只有0次和1次,对毒品来说没有量变,从接触它的那一瞬间起,质变就已经产生了,满不在乎便是重蹈覆辙的元凶,毒品绝对不是摆脱痛苦的灵药,只会是让你坠入地狱的深渊,这条红线是万万不可逾越的。”很难相信这段话出自于一个曾经的瘾君子之口。


 

 

戒毒人员詹某某,三明永安人,2016年12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家人给予其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亲情是他保持操守的最大动力。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自主创业,开了一家小超市,周围邻居也对他报以善意,在关爱中的他与吸毒时判若两人。他的身上已经找不到目光游离、神情呆滞、话语缺乏逻辑的“吸毒”人的特质,其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阳光与自信、温暖与从容。家庭是他栖身的港湾,当戒毒所的民警帮助他戒除了毒瘾,教会他怎样重新做人,当家人对他不抛弃不放弃,教会他如何东山再起,他没有理由再次迷失自己,没有理由不为家人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

在博爱中期待美好未来

戒毒人员张某某,三明尤溪人,因误信朋友所谓的“冰毒不是毒,不会成瘾”的谎言,沾染毒品,被强制隔离戒毒。进入戒毒所后,由于无法适应身份的转变,一度消极,不爱与人沟通,常常沉默寡言,直到场所开办书法兴趣培训班,本是书法爱好者的他在民警的鼓励下报名参加。“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由于我的懵懂、愚钝,虽在苦苦追寻,即始终在它的边缘徘徊,难以理解它的真谛,沾染毒品后,我更是一度放弃了这个爱好。场所的兴趣小组为我打开了书法殿堂的大门,找到了做人的真谛和重新面对生活的自信。”张某某在“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获得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在拿到获奖证书的那一刻,他不禁潸然泪下,书法帮助他找回了自信,重新矫正他偏离的人生轨迹。2015年1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张某某回到家乡,利用所学重新创业的同时,充满自信的他不畏惧过往的迷失,主动请缨,自愿担任尤溪县的一名禁毒宣传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痛诉毒品的危害,帮助和他一样曾经陷入白色毒魔的人们迷途知返,告诫人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在和我们访谈结束后,张某某就要前去参加一场针对社区戒毒人员的宣讲活动,他说:“我觉得我有和他们一样的经历,我们之间有相同的心理,我相信我会对毒品受害者有所帮助。人与人之间需要多些关爱,这样才能使他们恢复自信与坚强。”

 

毒品的问题在于意识,而不能止于惩罚,如果不能从根源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刑罚也只不过是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生小插曲而已,曾经吸过毒的经历会逐渐被时间掩盖。唯有将关爱延伸,不仅了解解除戒毒人员的戒毒成果,而且对他们在保持操守过程中生活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予以了实际性的帮助与引导,才能让他们进一步坚定终身戒毒的信念。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