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者/社工 >> 社工说剧 | 禁毒遇上社工,我们一起破冰前行
社工说剧 | 禁毒遇上社工,我们一起破冰前行
2019/6/28 23:00:47   来源: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   

听说大家最近被《破冰行动》圈粉?我们来聊聊古装剧里最多只能活一集的飞Sir?忧郁辉叔?哲学家永强?人狠话不多的良叔?暗中观察李局长?好的,那小编来唠一唠底层小人物毒贩伍仔和落魄的人民教师水伯。

开始最开心的部分剧情回顾

小人物的绝地求生

剧中的伍仔是一名底层毒贩。十五岁就出来打工,没有学历,缺少技能,历经人生百态,尝遍世间冷暖之后,与其他青年群体“惺惺相惜”,走上“赚快钱”的道路。染上毒品之后,以贩养吸,成为制毒贩毒链条里的底层人物。在一次私吞货物后,遭到追杀。林水伯曾经是引以为傲的人民教师,无限光荣,为了拯救吸毒的儿子,以身试毒,不料自己也走入最黑暗的深渊。他(伍仔)是曾经给自己(水伯)销售毒品的毒贩,但占上风的想法确是不想看到这个年轻的生命越走越歪,水伯泛起心底最深的父爱,带上人性最初的善意,先是赔上自己所有家当(靠废品赚来)垫付所有医药费,之后几次三番在杀手的追杀下拼命救下伍仔,以父亲的姿态,给予这个年轻的毒贩最真心的接纳、鼓励和支持。剧尾,毒贩伍仔放下自卑,成为一名有着正经工作的青年,在水伯的帮助下,走向光明。

这个小人物的背后是千千万万青年群体的缩影,犯错之后,他们能否得到救赎,光明能否照亮黑暗的深渊,他们该如何重新回归这个社会?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这类群体?当社工邂逅禁毒工作可以擦除怎样的火花?

“我不是天生的坏人,只是容易受害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个人的问题通常来源于病态的家庭结构和沟通模式,没有一个孩子生来罪恶。父亲病重,欠下巨额债款,十五岁的他早早辍学。父母疏于管教,辍学的重大事件,小小年纪,过早进入社会。我相信一开始,他一定是想自力更生,减轻家庭的负担,但是尝试十几份工作,尝遍世间冷暖之后,现实的残酷,强烈的不甘,琳琅满目的诱惑,不足的自制力,加之成天与小毒贩厮混,他也染上毒品并且以贩养吸,成为彻头彻尾的毒贩,一步步走向黑暗和堕落。心智不成熟的青年群体面对突如其来的诱惑,往往很难控制自己。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辍学青年都会走向罪恶,只是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这群年轻人经不住诱惑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以伍仔为原型的康复者们在康复过程中通常面临双重困境。第一,就业困难。一方面,社区康复者由于吸食毒品致使身体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无法较好满足社会分工的要求,再加上缺少技能和经验,就业范选择受限。另一方面,虽然《禁毒法》等法律规定戒毒人员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和常人平等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康复者求职之路却非常坎坷。第二,社会融入难。一方面,社区居民的刻板印象。人们就会将一些负面标签与之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社区康复者自卑、自闭的心理,自我评价较低。这一方面与社区居民的刻板印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禁毒社工——有我与你同行”

以往毒品问题治理研究多数集中在医学领域,而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开展较少,从社会学、社会工作的角度开展深入的毒品治理研究将为我们寻求解决毒品社会问题找到更多有效的办法。在社会工作领域,有一群人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爱心、无畏的精神,用尽全力与他们同行,为他们服务,这类群体被称为“禁毒社工”。“禁毒社工”是指具有一定禁毒和社会工作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在一定时期内,对工作对象提供生活关心、戒毒康复帮助、就业指导、法律咨询服务和行为督促的非政府机关专业化人员。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确规定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这一人性化的新举措为禁毒社工队伍建设搭建了工作平台和法律依据。

作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机制”解决吸毒人员问题的专门职业,禁毒社会工作在我国始于21世纪初期,首先在上海开始探索。2003年上海实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招收第一批禁毒社工,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理念与方法引入至戒毒康复领域,开启了禁毒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2008年起,深圳、东莞、广州等地进入政府购买禁毒社工服务的实施阶段,陆续通过试点进行探索性尝试。

各地在禁毒工作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务模式。珠海地区禁毒社会工作基本形成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实务运作模式,即戒毒所的“充权使能模式”、美沙酮门诊的“综合健康医疗模式”,社区的“社区戒毒与康复模式”、康复岛的“心理社会康复模式”、在不同生活空间且具有整合意义的“魔方模式”。香港的戒毒社工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在戒毒中心的戒毒社工,和戒毒人员一起生活,随时了解戒毒者的动态,并及时处理。二是在康复中心的戒毒社工,以门诊的方式帮助吸毒者戒毒。三是在社区做后期跟进工作,督促已经康复并回到社会生活的戒毒者定期进行检查,以免出现复吸的情况。与此同时,戒毒社工还跟踪了解戒毒康复者融入社会的情况,必要时给予帮助。

“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禁毒社工遵循“以案主为本、从案主需要出发”的社工理念,以社工三大方法介入,为康复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第一,以个案管理为基础,拟定个性化帮扶方案。个案工作包括寻找案主、案主分类、建立关系、资料收集、问题诊断与分析、方案实施、结案与评估等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是寻找案主。禁毒社工需要主动到社区中寻找案主,将设计的“资源清单”(社区中可利用的资源汇总),推荐介绍给康复人员。二是案主分类,禁毒社工根据吸毒者具体情况将其划分为吸毒但无成瘾、一般药物滥用者、严重药物依赖者三类,其中前二类是主要的帮扶对象。对于长期吸毒、成瘾严重的戒毒者,应基于减低危害的理念,劝说其改变高危行为(变注射吸毒为口服)、接受替代治疗。三是建立关系。可细分为建立专业关系和建立信任关系两种。四是资料收集,通过个案会诊、家访、部门沟通等方式全面收集案主的背景资料,为吸毒人员建立档案。五是问题诊断与分析,通过前期资料的整合,分析个体戒毒需求及复吸的风险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拟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开展方案实施并做好结案评估。

第二,以小组活动为基础,发挥同伴教育优势。同伴辅导属于小组工作中“同质小组”的一种,以社会学习理论为指导,个体通过观察模仿、替代学习,促进认知行为的改变,可以较好的应用于药物滥用领域。上海自强服务总社禁毒社工根据辖区戒毒人员的特点,组建成立“亲子平行小组”、“女子戒毒沙龙”、“同伴自助小组”、“自强家庭联谊会”等戒毒自助组织,激励更多人戒除毒品。

第三,以社区合作为基础,链接外部资源。社区工作的实质是一种社区照顾策略,通过系列社区行动、社区计划、社区教育,营造“非处罚”的社会氛围,实现社区改变。禁毒社工将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作为服务对象,强调社区居民的自决、合作。作为政策的倡导者,当戒毒人员因法律或社会制度缺失不能得到恰当保障时,社工致力于同政府部门合作,促进政策调整和制度倾斜;作为沟通协调者,须在禁毒大队、禁毒办、美沙酮治疗中心、强制隔离戒毒所等相关部门做好联络协调工作,致力于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系统化的帮扶。

2019年,5月28日上午,佛山市联众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就毒品问题研究方向博士联合培养举行签约仪式,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将选派博士生到佛山驻点研究。社会工作的使命担当,意味着在新时代,我们社工人可以做更多。

“‘水伯’陪你一起破冰”

康复者面临的困境是一个漫长的解决过程。在此过程之中,禁毒社工作为一个同行者,就要陪伴社区康复者一同走过者漫长而又艰难的改变岁月,一路上聆听他们的心声,接纳、鼓励、支持他们继续走下去,给他们希望,使他们相信明天会更好。一起行走,一起成长,一起朝好的方向改变。

宣传者。通过宣传促使社区居民改变对社区康复者的刻板印象禁毒社工作为宣传者,不仅需要宣传毒品的危害、识毒的方法、拒毒的技能,提高社区居民对毒品的认识,增强社区居民的防毒意识,同时也需要通过宣传使社区居民对社区康复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他们的不接纳、不宽容只会再一次将社区康复者推向吸食毒品的道路,只有营造一种宽容、接纳的社区氛围,为社区康复者重新融入生活排除社区环境障碍,使社区康复者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对自己的接纳、宽容、理解,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戒掉毒品,远离之前的吸毒路,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

协助者。协助社区康复者朝积极的方向改变禁毒社工虽为助人者,但是也只能是协助社区康复者朝积极的方向改变,并不能代替他们做出决定和改变。要打破社区居民对社区康复者的刻板印象,单靠宣传并不够,还需要禁毒社工引导、协助社区康复者做出积极的改变,让社区居民看到社区康复者改变的决心和信心,用社区康复者的积极改变来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可,逐渐消除社区居民对社区康复者的消极刻板印象。同时禁毒社工需要引导社区康复者审视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社区康复者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引导社区康复者建立正面、积极的自我概念,重新认识自己有助于社区康复者增加改变的信心和动力。

文章来源:社会工作教学与研究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