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者/社工 >> 禁毒社工如何与初期、中期、晚期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禁毒社工如何与初期、中期、晚期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2017/8/9 13:47:47   来源:一线希望   

戒毒人员经常被误认为是犯人或罪人,实际上他们都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大众贴上了标签。当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挣脱毒品的缠绕时,他们内心脆弱得不堪一击,需要社会的接纳和关心,对于社交的依赖更加强烈。社工在接案过程中,能否很好建立专业关系将会影响到整个个案服务过程,如何有效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辅助这类有特殊需要人群回归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结合自己上岗以来的工作经历,就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专业关系归纳出以下几点经验。

全面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尊重与服务对象的交流方式

接案的第一件事是全面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可通过工作站、戒毒所、家属、朋友、邻居以及服务对象本人等途径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料,同时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是否尝试处理过这些困难,追溯案主的童年及成长经历、价值观、人生观等。刚开始服务对象对社工都存有抗拒不接纳的态度,他们觉得社工根本不了解他们需要什么。

例如,我的一个服务对象A,一开始就很排斥社工,认为社工是无聊的人。他直接告诉社工,他很好,没有什么需要社工帮忙的。而我接到这个个案的时候,首先找了他的妻子和父母,对他的吸毒经历以及目前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我知道A很怕与陌生人见面,我打电话给他的时候,就首先问关于他小孩的情况,夸他有个好女儿,有个好妻子,还有支持他的父母,然后向他了解他现在的境况,A觉得我是了解他的。随着交谈的深入,A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透露出自己的需求及困难。A一直不愿意跟社工见面,社工提议给他写信,现在A一直跟社工通信进行交流。

有些服务对象很不喜欢见面的方式,作为社工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催促要跟他见面,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服务对象就会自己提出来,或者社工觉得机会到了,提出见面的建议。

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过程,根据吸毒年限对服务对象进行分类

根据吸毒年限分成初期、中期、晚期,各阶段特点如下:

 

1.初期:盲目好奇,追求刺激;逃避现实,寻求解脱;意志薄弱、难拒诱惑;贪图享乐,炫耀富有;随波逐流,盲目从众。相对中晚期,心理毒瘾较小,容易戒治。

2.中期:矛盾及侥幸心理,想摆脱毒品但经不起诱惑,逐步沉溺不能自拔。

3.晚期:心理上形成了对毒品的强烈依赖,人格发生变异,意志薄弱,自制力极差,自暴自弃,心灰意冷,脾气暴躁,回避矛盾,逃避现实。到此阶段的吸毒者即使经过强制隔离戒毒,一旦回归社会后很容易复吸。因此对晚期的人员进行药物生理治疗的同时,必须施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康复,以矫治其变异人格。

社工只有了解每个个案处在哪一个阶段,才能有针对性地跟他们探讨下一阶段的服务计划。

例如个案C,已经吸毒18年,属于晚期。对待晚期的服务对象,社工不可能再跟其探讨毒品的危害以及毒品给他带来的种种后果,而是联系他身边的家庭关系、朋辈关系以及社区关系提供给案主接纳、关心和帮助。他们很想戒毒成功,但缺乏周围人的包容以及信任,他们害怕的是没人给他们希望、勇气和信心。

准确定位社工的角色

社工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系,而非私人关系,所以作为社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角色。

例如,我和我的服务对象关系相处得很融洽,他们都习惯把我当成他们的妹妹看待。但是这样的定位是错误的,所以我经常给他们解释:不好意思,很高兴你这么认为,但是我是一名社工,我们之间的专业关系是有时间性的,不仅仅是你们,还有很多人都需要社工的帮助。但以后要是结束专业关系,我们举行的活动还是很欢迎你们参与,跟我们一起为更多的戒毒人员服务,让他们像你们一样成功戒毒。

作为社工是要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降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会谈与行动一起进行,并且与服务对象一起行动

作为社工,不管和服务对象聊得多好,那都是纸上谈兵,很多服务对象还是希望社工能够实质上给予帮助。同时社工要把服务对象看成是一个社会人,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而不是为他做好每一件事情。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要跟对象一起走,一起做事情。

例如,社工刚开始去服务对象B的家时,他的兄弟及父母都以为我们只是做做形式,后来社工到桥底下探望吸毒在外流浪一年多的B,知道B有甲亢腺病要依赖毒品维持生命,就去了解美沙酮药物治疗的申请程序以及需要的资料。B的大哥生病住院,社工打电话让大哥安心养病,然后定期去探望和照顾B。经过一段时间,B的家人重新认识社工,改变了对社工的态度。同时,社工不是一味地去帮助B跑腿办理美沙酮药物治疗,而是把办理的程序以及需要的资料告诉B的家属。这样让B和家属都知道,社工在帮助他们,但又不是认为他们没有能力。

做好家属工作

家属是社工跟服务对象建立好专业关系的催化剂,做好家属的工作,可以让服务对象更快接纳社工。对于吸毒成瘾者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彻底戒除毒瘾的愿望,但是很多吸毒者屡戒屡吸,从而陷入吸毒-戒毒-复吸的恶性循环。多次戒毒失败大大挫伤了吸毒者及家属最初戒毒的热情和信心,致使一些吸毒人员自暴自弃。所以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家属保持对戒毒人员的信心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还是个案C的例子。我找到他妻子,就C的事情进行交流和探讨,我告诉她,吸毒者戒毒最大的动力是来自被爱和被关怀的感觉,她给予C多少真诚的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戒毒是否成功。在C妻的帮助下,服务对象很快接纳社工,并与社工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在情人节或三八妇女节,我都会打电话或发信息提醒C买份礼物送给妻子,并且让他告诉妻子“你辛苦了”。目前该服务对象从2008年1月出所至今都没有复吸,自己创业的同时也成了某志愿者组织的组员。

督导诊断室

案例一:当社工面对“艾滋病”案主

社区康复人员胡某患有艾滋病,社工在接案时很犹豫,不知是要继续开展服务还是以个人自身安全为重而拒绝提供服务呢?

督导:首先,社工在遇到这类情况产生犹豫、迟疑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其次,面对服务对象自身有重大疾病或患传染病(如肺结核、乙肝、丙肝等)开放期的,社工应该坚守社会工作平等、接纳、尊重的专业价值理念,对服务对象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同时也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医学知识,向权威专家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既不可谈虎色变,亦不可掉以轻心。在与服务对象日常的接触过程中,避免疾病可能传播的方式,保护社工自身安全。例如,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一些例如咳嗽、打喷嚏、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可以正常开展日常服务工作。

案例二:当案主遭遇社会歧视

服务对象陈某,50多岁,社区戒毒人员,面对社工的正常见面、访谈、尿检工作不配合。在质问谩骂社工的同时,提出只有帮助他办理低保等帮困措施后才会考虑是否配合我们的工作。社工前往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一听是有吸毒前科的,直接就拒绝,甚至暗示,这样的违法犯罪人员怎么能享受国家的困难补助。面对此情形,社工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督导: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社工一方面要运用同理的专业价值理念,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获得案主的信任和认同,并收集相关资料,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另一方面社工要积极前往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普及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同时也是受害者、病人的观念,协调公共福利资源并将它们传递给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的关怀。社工需要做好服务对象与街道、社区的桥梁作用,遇到问题不可怕,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才是关键。

案例三:当社工面临沟通难题

小王是一名新入职的禁毒社工,在与案主日常见面访谈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无话可说,或者话说不到点儿上,不能引起案主的共情,有时甚至会激怒案主,使得沟通工作不能继续下去的情况。小王认为自己沟通能力并不差,但不知为何在与戒毒康复人员沟通时就会频频受挫。小王为此非常苦恼,想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督导:禁毒工作的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社工在服务过程中具备更高的沟通能力。案主访谈一般采用个案工作方法,社工要在会谈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技巧。具体来说,在与案主接触前,首先要做好资料准备工作,例如研读服务对象资料,走访社区,了解服务对象特殊事项,对服务对象作出预估,拟定面谈提纲,确定访谈方法。在面谈过程中,可采用专注、倾听、同感等支持性会谈技巧,与案主建立初步信任。随着访谈的深入,可采用澄清、对焦、摘要等引领性会谈技巧,从而达到面谈的工作目标。

>> 返回
在线调查
专家答疑更多
北京矫治戒毒  中国禁毒展览馆  626传媒 
国家禁毒示范教育基地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影视中心
支持单位:强制治疗管理处 北京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 义务法律顾问:北京市华伦律师事务所 刘子华律师
©2014 626tv.com - 京ICP备130333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74号

分享: